(一)富民优先,民生为重,促使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确保20**年全区有80%以上的学校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推进“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试点工作,抓好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工作。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天河职中渔沙坦校区建设。规范民办教育,关注教育公平,解决好贫困家庭子女、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做好省教育强区的复评工作。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学习宣传与贯彻落实工作,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落实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加大就业资金的投入,采取送人上岗、送岗上门等多种形式促进就业,着力解决好新增劳动力、“农转居”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推进充分就业工作。加强流动人员就业管理,完善区劳动力信息监控体系。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力争社会保险基金年增长率达8%。进一步落实市66条和区48条惠民措施,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开展低收入困难家庭生活救助,实施基本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医疗资助,努力满足困难群众的多元化基本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志愿者”等社会服务团体的作用,建立、完善社会互助体系。多方位筹集资金,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助老服务平台,成立社区养老服务队,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双特困户”租赁住房补贴制度,推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审核工作,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增加投入,全面推动我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创新,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促进区红十字会医院的改造和发展,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提高东北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立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巩固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水平。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确保刑事警情、刑事立案两位数下降,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抓好突出治安问题和重点地区整治,严厉打击黄赌毒。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努力构建安全文明校园。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网络向社区延伸。深化社区警务机制和夜间警务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构建大治安格局。认真落实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重点、难点信访案件督办制度,提高信访办理质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构建矛盾纠纷“大调处”机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着眼增强城区文化软实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弘扬具有区域特色的时代精神。建设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着力打造三大文化活动品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推进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建设和“社区书屋”建设,活跃社区文化。提高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做好第二批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申报工作。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逐步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强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