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管理,宗教工作有新突破
一是严格依法管理。要求各宗教场所举办各类非日常性和大型宗教活动,必须事先申报审批,确定详细的方案,并会同公安机关、当地政府、工商、卫生等部门认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几年来大卿宫、龙湖寺落成、张公圣君、保生大帝诞辰、大卿宫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等庆典活动均顺利进行。按照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要求,严格规范新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的审批手续,扎实推进治理乱滥建寺观教堂、露天宗教造像工作,切实落实赤水藏龙精舍等5处乱滥建活动场所的治理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城关基督教堂新建工作。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制订出台了《基层宗教工作责任制》,成立了县、乡镇两级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统战部部长为召集人,统战部、民宗局、政法委等14个单位分工协作的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初向各乡镇下发《宗教工作责任书》,各乡镇安排一名领导分管宗教工作,强化对宗教工作的领导。三是抓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工作。建立由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抵御渗透的工作机制、工作网络和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境外宗教组织对我县进行渗透活动的动向,提高防范能力。开展封堵查缴宗教类非法出版物活动,查缴宗教类非法出版书籍40多本,保证社会文化安全。四是完善日常管理。“十五”期间,各宗教活动场所基本建立了“一会二簿三上墙”制度,即“一会”:管委会;“二簿”:会议记录簿、财务记录簿;“三上墙”:政策法规上墙,组织人员上墙,场所登记证及法人代表证上墙。同时从20**年开始实行财务收支季报表制度,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运作,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工作,依法开展20**-20**年宗教活动场所年检工作,并评选西天寺等4处活动场所为20**年度“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积极指导基督教协会、道教协会顺利换届,努力推进佛教协会筹建工作。五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积极参与扶贫济残、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十五”期间,全县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修路造桥、扶助少数民族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支持学校教育、资助老年协会等累计达150多万元。市基督教会义诊队深入葛坑、赤水、雷锋等乡镇开展义诊活动,诊治病人2000多人次,发放免费药品7万元,深受群众好评。
(五)注重实效,民族工作有新特色
“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创新工作特色,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十五”期间,少数民族工作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龙塔通村公路和大溪至霞山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总投资590万元;开展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调查,筛选学校、卫生院、道路建设、有线电视、饮水工程等一批项目上报省、市民族宗教部门,争取资金50多万元用于项目落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开展少数民族农业科技培训600多人次,因地制宜指导少数民族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柑桔、芙蓉李、黄花梨、水蜜桃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水果,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20**年龙塔村、大溪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350元和344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年分别增长44.8%和41.6%。坚持开展春节期间少数民族贫困户慰问工作。三是民族教育文化取得长足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完善龙塔、大溪寄宿制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共有在校学生28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8人。切实抓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帮扶工作,“十五”期间共帮扶少数民族大中专学生11人,发放帮扶资金3万多元。四是抓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2000-20**年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规划》,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目前全县共有少数民族干部23人,其中科级干部5人。
(六)完善制度,队伍建设有新加强
一是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扎实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健全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宗教工作联席会议、统战系统例会、机关例会等制度,充分调动系统内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深入推进。三是建立健全基层统战工作机制。县委配齐全县18个乡镇统战委员,9个系统党委各安排一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组织人员对全县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三胞”人员等统战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并分别登记造册,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Tag:年终总结,个人年终总结,年终总结ppt,报告总结计划 -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