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不仅可以减轻财政部门培训任务重、人手缺的压力,而且继续教育委员会成员都是专家,他们建立在丰富专业基础上的运作,既便于突出教育的专业水平,又可以集思广益地吸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当然,继续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不能事无巨细地包揽,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还是应该由财政部门的会计机构承担,而继续教育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则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制定和修订;(2)培训单位资格的审查;(3)培训教材的确定或编写、培训计划的制定,包括长、短期教学内容计划和项目教学要求计划的制定;(4)培训过程的监督检查;(5)培训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三、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培训质量
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在《暂行规定》中明确有自学和接受培训两种,并规定两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必须同时进行,且接受培训的时间不能少于20小时(初级会计人员不少于24小时)。但在实践中自学形式的量化很难统计,因此培训班的培训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我们的教学多局限于“教室+黑板+粉笔”的集中面授的单一形式,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不尽人意。笔者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应尽快完善以下工作:一是授课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实例演示、问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等;二是培训形式应多式多样,如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专题讲座以及利用音像教材进行远程教学,出去参观学习、实习等形式也可以尝试;三是注重培训的班前服务质量,如提前下发培训通知,通知中应明确培训内容及授课人,以便会计人员及时安排好本职工作,安心参加培训。提前下发培训教材和资料,便于会计人员事前预习、自学;四是做好班中服务,如提供较系统的培训资料,培训期间组织学员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研讨等;五是做好班后服务,如对培训期间学员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研究,并作出答复,还可以建立学员意见反馈制度。
四、加强继续教育教材编写工作,提高教学培训效果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教材资料水平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编写出实用、高水平的培训教材是继续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据笔者了解,广大会计人员对教材内容要求最多的是:其一,前次继续教育年至本次教育年财政部新出台的各项会计制度;其二,本地区贯彻执行财政部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其三,本地区办理各项会计事务的程序和方法。所以,这些内容应成为培训教材的重点,尽可能写得全写得细些。但作为会计主管部门,对会计人员应学习的内容还要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即使一些会计人员自认为不重要的内容也应该写进教材。如一些新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法规制度和知识等。总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的内容,应既有近期的新会计制度,也有本地区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还有其他有助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容。另外,从培训教材的形式上也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根据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职责需要研究较系统的继续教育教材总体思路,如高级会计师应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应配备何种教材体系等,这实质上是教材资料编写的目标和核心;二是注重教材资料的实用性,采取系列教材、专题教材、案例教材、参阅资料等多形式、多品种的教材资料;三是注重综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满足会计人员查阅需要,这些资料包括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四是出版的设计要尽可能便于学习和保存。
五、健全继续教育考试制度,增强会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要不要考试,目前仍有争议,但实践证明,考试是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有考试和考核两种形式,笔者认为,对于第一层次的高级会计人员宜采用开卷考核形式,而对于中级和中级以下的会计人员宜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对闭卷考试的题目不宜太难,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应占80%以上,但考场纪律一定要严肃。现在有的培训单位的考试说是闭卷,但监考老师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实质上是开卷,而且相五抄袭现象严重。本来就一两天的面授,有的学员就考试时来抄一下试卷,有的索性叫同事代抄一份了事。这样,考试就成了“意思”一下,形式而已,这极大地削弱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和会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因此,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继续教育考试纪律的严格管理,同时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及其成绩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年检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即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通过本年度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实践证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及其成绩管理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挂钩,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