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年,我市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就,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团结拼博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公务员,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我市改革、发展与稳定做出贡献的人民群众、驻军部队官兵、武警官兵、公安司法干警,向中央、省驻市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琼海发展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总量小,增加值仅占GDP的6%,原有工业企业产销不畅,新上马工业项目少,工业发展滞后,基础脆弱。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原始产品交易多,品牌少,农民增收困难。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全年总投资15.15亿元,下降12.8%,投资拉动缺少大项目支撑。四是支撑财力的增长基础薄弱,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五是劳务输出成效不显著,就业压力较大,有些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六是政府机关作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投资环境建设任务还比较艰巨。我们要迎难而上,趋利避害,努力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
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做好*年的工作,面临着很多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世界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将得到有效抑制,我省经济正处在一个平稳较快增长的新时期,新的投资开发建设热潮正在掀起。我市经济正在健康平稳的轨道上运行,为新一轮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扎实开展行政优质服务活动,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不断完善,一个文明诚信、务实创新的琼海新形象正在牢固树立,琼海将在更加广阔的经济合作交流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年主要任务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加强“五个统筹”,围绕新型工业市、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岛东商贸中心、海洋经济强市、滨河滨海生态旅游城市、最佳创业和居住市等六大目标,加快实施优势产业战略、城市化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步伐,认真做好“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生态示范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
做好2*年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十分珍惜和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必须高度重视影响和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真真正正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超前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夯实我市产业基础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着力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切实解决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和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一是新型工业。抓好雄隆农产品加工厂、豪创药业科技制药基地、永金制药厂、天龙精工镜片厂、义方制衣厂、众神制药厂、阿西罗拉生物制品厂等8个在建项目的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抓好琼海涤纶厂、琼海丝绸厂等骨干企业的改制,明确产权,搞活企业;支持香港康年集团斯达制药厂扩建工程,借助海口“药谷”工程的辐射效应,争取把我市建成海南第二“药谷”。
二是高效农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确保全市19个无公害瓜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10万亩。抓紧落实2*年“冬交会”签约项目。新建无公害热带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面积1000亩,带动建设热带高效水果基地16万亩。今年早造在北山洋、大路洋、龙池土冬推广种植超级水稻1000亩。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争取农业部专项资金330万元,建设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