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案人教大纲:《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正文

人教大纲:《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09-10 03:26:45]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小学语文教案   阅读:6714
概要:4、总结全诗:(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五、作业:1、背诵《墨梅》。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内容: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人教大纲:《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http://www.xuexue6.com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内容: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背诵《墨梅》。
   2、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竹石》
   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
    (2)理解诗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首诗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抓字眼,明诗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www.xuexue6.com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坚韧不拔。
       任尔:随你。人,任平。尔,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想意境,悟诗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作者非常喜欢竹子。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劲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教案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