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抓好晚秋生产呢?从全县来讲,主要是抓好以秋洋芋、秋菜为重点的田间管理。秋洋芋是我县晚秋作物的重头戏,它适应面广、商品率高,是增产增收的好项目,尤其这几年我县大面积推广成功的新品种,脱毒种薯及稻草覆盖栽培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秋洋芋生产的综合效益。今年,县里在救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30万元直接补贴秋洋芋种薯,不少乡镇还相应配套了资金,对今年的秋洋芋种植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此外,秋菜、秋荞、再生稻等也都是我县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晚秋作物,各乡镇要抓好配套技术的落实,努力提高种植效益。
二、早谋划早安排,争取明年小春生产开门红
小春是全年的第一季庄稼,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小春生产,对于掌握全年生产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县通过调整小春粮油品种和品质结构,主动调减部分劣质小麦面积,扩大优质小麦、杂粮和油菜种植面积,使小春种植效益得到了一定提高,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植小春作物的积极性。特别是优质油菜,在小春生产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分析,按照我县目前亩产113公斤的油菜生产水平,生产每公斤油菜籽的成本为1.80元左右,而目前我县油菜籽的市场交易价格却为每公斤2.50元左右,由此推论,只要抓好良种、良法和市场开拓,农民种植1亩优质油菜便可以获得8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这在小春作物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正因为如此,市政府发出了大灾之后,“大抓小春,大办油菜”的号召,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努力做到旱研究、早准备、早落实。
我县20**年小春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改革耕作制度,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生产效益。以突出抓好优质油菜开发为突破口,通过推广以免耕和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两冬”开发。全县计划小春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到37.3万亩(比去年扩大3.775万亩,增加11.3%),总产达到6.622万吨(比去年增加6702吨,增加11.3%);油菜面积达到 11.5万亩(比去年扩大1.5万亩,增加15%),总产达到1.3万吨(比去年增加1624吨,增14.3%)。
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着力于“两抓”:一是抓好全县5万亩“两冬”(冬闲田、冬闲土)开发,扩大小春粮油播种面积;二是抓好科技增产促收,切实提高小春生产的科技水平。
我县小春作物的整体效益不及大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小春作物的积极性,而加工流通的滞后,更是制约我县小春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各乡镇要加强产销衔接,重视产后加工,以提高小春作物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瞄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适合市场销路的品种。同时加强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提供给农民。二是要以实施“优质粮食百万工程”为抓手,加强基地建设,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帮助农民、企业搞好对接,积极推进“订单”农业。三是要狠抓产后加工这一薄弱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发展加工企业,改进加工设备,加快传统粮食加工业的改造提升,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企业。四是要大力发展各种产销协会、合作组织,对于能够搞活流通、增加效益的营销大户和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扶持。
三、切实抓好柑橘和蔬菜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
在柑橘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保产、提质、复壮为中心,为恢复柑橘的树势、恢复柑橘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恢复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加强肥水管理防裂果、促秋梢;二是及时处理干枯枝,防治真菌病危害主枝主干;三是大旱防大涝,加强果园排水;四是及时抹除秋花,保障明年营养积累;五是认真搞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害虫;六是加强明年春季管理。
在蔬菜方面:要抓好晚秋蔬菜生产,以确保市场供应,弥补菜农灾害损失,增加收入。各乡镇应高度重视,从确保农民收入不减的全局考虑,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榨菜育苗工作,保证全年蔬菜面积有较大突破;二是抓好瓢白、黄秧白、萝卜菜、波菜、冬旱菜播种;三是管好水腾菜、红苕尖、南瓜等在土菜;四是整好土地,建好苗床,做好20**年早春菜的温室育苗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会议发言,班主任会议发言稿,公司会议讲演稿,演讲致辞 - 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