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主任、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常委会将对我本人进行述职评议。现根据常委会对述职评议的要求,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我本人是20**年8月29日由市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任命为市粮食局局长,至今工作已经3年多。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创新、稳定发展的工作思路,团结和依靠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围绕粮食安全,坚持为农服务宗旨,认真抓好粮食的购销和产业化经营,加强资产管理,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年,我局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和局下属的粮油饲质量检测所同时被省粮食局评为省先进单位,局机关被苏州市人事局、苏州市粮食局评为20**—20**年度先进集体,本人也被评为苏州市20**年度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先进个人。下面我围绕以下五个方面作述职汇报。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从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的高度切实做好粮食的安全保障工作。
随着近年来全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逐年减少已成为发达地区两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市也逐步从原来的粮食主产区变成粮食的主销区。如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已经摆上了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粮食局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保障粮食的供应安全是新时期历史赋于粮食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于20**年8月到粮食局工作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相应的后继问题还需要认真处理,原有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还在继续运作,新的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购销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立,在这新旧体制交织,矛盾问题相对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作为局的主要负责人既要考虑全局系统改革转制后的稳定工作,又要思考新老购销企业改革转制的完善、过渡和发展问题,但更要把握如何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鉴于以上的思考和酝酿,我认为服务于全市的经济建设中心,突出抓好全市的粮食安全应该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从到局里工作以来,始终都把粮食供应安全作为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三年来,围绕粮食供应的安全,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全市的粮食安全保供体系建设。具体来说:⑴认真制定了全市的粮食应急保供预案。⑵具体落实了应急保供载体,包括17 个粮食储备库点、1个粮食运输企业、3个应急加工企业和28个应急供应网点。⑶签订了从储备、运输、加工、供应等环节的应急保供责任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从粮食应急保供特殊情况出发,一旦粮食市场出现异常情况,政府将下达指令,各应急保供环节将按政府的指令应急预案的要求履行工作职责。
二是认真落实市级粮食储备。按照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从20**年开始,为了切实做好全市的粮食应急保供工作,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逐年下达了地方各级的粮食储备计划。按照应急保供的目标要求,储备粮数量必须保障全市居民及当地其它用粮人口3—6个月的供应量。我市的地方粮食储备计划从20**年初的500万公斤逐年增加到今年的2150万公斤。三年来,我们按照省、市人民政府下达的粮食储备任务和要求,做到了及时吸储,安全保粮,适时轮库,规范管理,与市财政局共同制订了《地方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从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高度,认真落实了地方储备任务,保障了全市粮食的安全供应工作。
三是认真抓好粮食基地建设。从粮食安全的角度,除了农业部门认真抓好本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外,为了使我市的粮食安全保供有充足的粮源,有关的基层购销企业分别在苏北的泗洪、滨海、安徽的巢湖等地区建立10万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基地,通过合同订购、租赁拍卖当地粮库等形式,在市外建立了稳定的粮食基地,有效地保障了我市的粮食储备和供应安全。
二、切实履行职责,从服务“三农”的高度认真抓好粮食的购销工作。
随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粮食的购销工作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走向完全的市场化经营。虽然粮食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我始终认为粮食主管部门服务三农,保障农民利益;服务居民,保障消费安全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的职责不能变,“三服务”的宗旨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