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县政协与政协委员中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经受了锻炼与考验。在各种政治风浪中,都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稳定局势、稳定人心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县政协成立初期的1984年,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县政协牵头负责做好以政协委员为重点包括其他统战对象的落实政策工作,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解决了全县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22人的落实政策问题,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台胞台属华侨华眷对祖国的认同感,为我县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8年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县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切实加强海内外联谊工作,壮大了我县爱国统一战线,为我县的改革开放、社会安定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凝聚了力量。据统计,县政协先后对“三胞”对象情况进行了三次调查、掌握了有关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起海内外通讯录,每年春节召开一次台胞台属华侨华眷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反映和要求。1988年以来,台胞回乡探亲13起22人次、回乡定居1人,海外侨胞回乡探亲8起25人次。1992年10月30日,县政协配合县委统战部帮助建立起归侨联合会。
在日常工作中,县政协通过每年召开春节茶话会,开展重大纪念活动、走访委员等形式,加强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寺观的联系和交流,做好委员团结工作,积极反映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县政协还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了“寺管会”和各项规章制度;经常走访民族宗教人士,宣传政策;组织调查了全县伊斯兰教现状,龙潭乡白竹苗族村、瓦厂乡蛇马彝族村的情况。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同各方面人士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我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全县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另外,县政协还与南涧县政协共同倡议,在全州开展横向联系工作,得到了州政协的支持。1994年12月,在漾濞召开了十二县(市)横向联系筹备会议。同年,在南涧召开了第一次全州十二县(市)政协工作横向联系会议,至今运行正常。
关注民生:为发展巩固基础
关心群众疾苦,心系百姓安危,一直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20年来,县政协自觉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献良策,促落实,彰显“人民政协为人民”风采。
充分运用调研、视察、考察、会议等形式对事关全县发展大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合乎民心的方针政策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民脱贫致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关心弱势群体,计划生育管理,中小学素质教育……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县政协关注的课题。《关于林果业发展的建议》、《制约我县山区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建议案》……一件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调研引起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企业,扶持民营企业,关心帮扶困难群体,治理“三乱”,加快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一份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出台,慰勉了许多县政协委员的心。
1987年,县政协组织委员和科技人员17人到秀岭村实地考察调研,总结了当地15户农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形成了题为《发展绿色企业是山区脱贫致富之路》的专题调研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企业的意见。这一意见当年11月被县第五次党代会采纳,并把发展绿色企业列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这一建议至今发挥着重大作用,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迈入小康的支柱产业。
县政协在对职业教育进行考察基础上,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八条建议,被县委、县人民政府采纳,促进了全县职业教育工作。
县政协组织人员考察石门关风景区,形成了《玉皇阁、石门关旅游景点设想规划初步方案》。经多方努力,石门关风景区已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总结河西镇秀岭完小抓教学质量的经验调研,被州人民政府以信息快报形式推向全州。县政协通过民革云南省委争取到台湾胜大庄文化企业集团总裁李志仁捐资兴建的阿细地小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为该校题写了校牌。
Tag:单位工作总结,单位工作总结范文,单位驾驶员工作总结,报告总结计划 - 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