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郊乡经济工作报告
同志们:
一年之际在于春,在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商我乡经济发展大事,共同绘制我乡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根据乡党委、政府研究意见,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城郊乡变化最大、机遇最多、发展较快的一年。乡党委、政府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以务实苦干、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使以项目建设为主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是全力打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去年春季,县委、县政府实施外环路综合整治工程、311国道及扶亭路房屋拆迁等县建设重点工程。乡党委、政府把此项工程作为彻底改善城郊乡外部环境的重中之重,组织全乡干群打好这一仗。全乡干群思想统一,干劲一致,在外环路整治和房屋拆迁工作中,共出动机械2892台次,从伐树清障、垫土方、平整打坡到花木栽植、浇水、除草维护等方面,全乡出动劳力7200个工时,填挖土方达32.7万方,民兵联防及巡防队出动摩托800辆次。在311国道、迎宾大道和扶亭路拆迁工作中,特别是李堂行政村的二次拆迁,党委、政府承受着巨大压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众多难题。艳玲乡长带着一班人,顶烈日、战酷暑、做动员、解难题,兢兢业业,废寝忘食,最终逐一化解了矛盾,保证了拆迁工作。从外环路的整治到拓宽道路的房屋拆迁,每项工作都凝聚着同志们的心血,每寸土地上都洒满了同志们辛勤的汗水。现在,城郊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如今,道路两边郁郁葱葱的冬青、亭亭玉立的路灯向人们展示着城郊乡靓丽的身姿,夜幕降临,井然有序闪烁的路灯犹如一条彩练把城郊乡和县城联结得浑然一体,城乡一体化格局初具雏形,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台阶。20**年,城郊乡北 石桥村,王庄村被县委、县政府定为县工业园区,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城郊乡的招商条件更为优越。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些优势和条件,凭借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拉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台阶。共引进超过3000万元的大项目3个,一是天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已投资800万元,一期工程正在进行,是代表县里接受市委验收的3个项目之一。二是河南丰茂塑胶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三是乐普四方一期工程投入3000万元,利润按咱乡和城关镇占地比例分成。达理木业扩建工程是达理木业与连云港合资项目,已投资550万元,建成2400m2的家俱家电展厅,与香港雅宝公司已签订了产品展销合同,20**年9月份开始营业。外环路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全程16公里,城郊占12公里。投资300万元的平安家园休闲娱乐中心,现已投入运营。马村生物制浆厂已经投产,李堂中石化加油站正在建设。小李庄合线厂、五里店摩配城、豫鹰面业方便面厂等几个意向项目正紧锣密鼓地积极筹备。
三是农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上级各项惠农政策,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把三农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1、免税和各项补贴工作进展顺利。
乡党委、政府在做好农民免交农业税宣传的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及时把 元直补资金发放到全乡 户群众手中。秋季,又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 万亩,补贴10万元,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2、“千亩芙蓉园”勾画了农民增收的新亮景。
20**年我们五里店试种鄂莲五号优质莲藕取得了成功,农民种植莲藕的激情空前高涨。20**年,对发展莲藕种植,乡里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服务、资金帮扶等多种措施,鼓励支持稻区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全乡莲藕种植户达500多户,面积已发展到660亩,形成“十里绿色长廊”。
3、棚菜生产凸现品牌农业优势。
20**年,按照县委、县政府“一青一白一红一黄”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路,我们充分发挥全省首批无公害蔬菜基地乡的优势,加大棚菜生产力度,沿S102线罗沟至王庄段,规划了无公害蔬菜“白色十里长廊”,对棚菜生产我们实行了“双包”责任制,即技术包村、干部包户。为解决发展无公害蔬菜高新技术难题,乡里专门从山东高薪聘请了技术员陈贵连,每天进村入棚向群众传授棚体改造、蔬菜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为增加蔬菜生产效益,赵沟、后张全部进行棚体改造,马村、邵庄、后张、后谢、罗沟、拐王、七里井、小胡、石桥、王庄、小李庄等村积极进行。在动员群众扩大棚菜面积的整个过程中,乡村干部从动员群众留足用地到开始购料建棚,进村入户,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头顶烈日,汗流满面,早出晚归,无怨无悔。通过大家的艰辛努力,四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已现雏形。
Tag:党政报告,党政办自查报告,党政办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党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