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上关注员工,是推行员工关爱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获得员工内心的前提条件。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做有心人,四两拨千斤,小处见真情。弃善小而不为,为管理者之大忌!又何谈大事相助?有时候一句关心问候的话,工作生活中一回善意的提醒,不经意间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特别日子一份特别创意的小礼品,可以让我们更近距离走近员工心灵,赢来员工的肺腑之言,自然也就知晓员工所想所思。
案例:郴州电信近年来将员工关怀工程细化为“给员工送祝福、替员工办实事、帮员工解危难”的“三心”工程,企业以月为单位给员工过集体生日,会生日集体晚餐,开生日集体晚会,发生日祝福短信。企业领导记得各自分管的每一个中层以上干部的生日,中层以上管理者记得所属班组长、员工生日,企业将这种亲情关怀列为对管理者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企业要求中层以上干部每月找员工谈心一次,从谈心活动中了解员工所想,正确引导,耐心指导,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替员工办一两件诸如加班时主动送盒饭、办事有难时主动出手协调等内容的实事。在员工自身及家庭遭遇天灾人祸等不幸时,发动、组织大伙一起帮助员工度难关。天长日久,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一人有难众人相助”的“同甘共苦”精神,因而,员工们遇事有想法,内心有疙瘩时多半愿对直接领导和同事倾诉。对于少数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员工,因为平时小事上的关爱温暖了他们的心,拉近了距离,一旦有心事时,直接责任领导因为谙熟属下员工的脾性,一般能从他们言行举止的微妙变化和及时的沟通中,诊断出他们在想什么?继而循循善诱有针对性的做好前期思想稳定工作。
第三个知道:知道员工在做什么?
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决定了员工有静态在位与动态在位之分,对于静态在位也就是有固定办公场所工作的员工,我们一般都可以随时看到员工的忙闲情况,但处于动态在位也就是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员工,比如跑营销的、对外安装服务的,我们一般只知道他们的大概方位,任务派遣时大多也是电话沟通。员工们哪一个时间在做什么?进度如何?哪些工作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做错了?哪些打折扣了?工作时间办私事没有?这些都是企业管理者应该随时掌握的第一手情况。
作为员工的直接责任管理者,随时知道员工在做什么很重要,一是可以有效防止员工在工作中违规越轨,即时纠正偏差失误,二是可以及时帮助员工分析和解决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可以根据工作进度难度,适时推进思想工作,开发员工创造思维,督促员工积极努力,促使工作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此外,知道员工在做什么?可以更多的体味员工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让员工感觉到身后强大的精神支柱。
知道员工8小时之内在做什么?同样需要知道员工8小时之外在做什么?这是一种管理艺术的体现。一些管理者片面地认为,8小时之外是员工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没有必要去过问干预。恰恰相反,8小时之外,员工同样渴望领导者成为他们推心置腹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学习探讨,一同娱乐休闲,参与或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8小时之外知道员工们动态,并适当适度与他们一起分享休闲时光的快乐,是走进员工心灵、掌握员工思想的一枚钥匙,这样做既能指导员工从事健康有益积极的文化娱乐,又不知不觉中熟悉了员工的兴趣爱好,成为员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后,又为员工思想行为跟踪监控奠定了先决条件。
案例:今年初,郴州电信在中层管理干部中组织了一次“8小时内你知道员工在哪里?8小时外你又知道员工在哪里?”为专题的访谈,并对部分员工进行跟踪调查,结果,90%的中层管理者都能顺口说出所属员工8小时内外动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并能与员工一起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企业对少数与员工沟通不到位持模糊答案的中层干部进行了通报,扣了管理失责目标分。这一推陈出新的访谈,促使中层管理干部一改传统管理“只管上班时间不管下班时间、只问工作不问生活、只知在位不知方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被动行为模式,推动了企业的情感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
第四个知道:知道员工有什么困难?
人是高等思想感情动物,而感情的建立除了平时工作生活中的一般沟通之外,效果最明显、交心最直接、共鸣最强烈的莫过于解人危难。关键时刻、困难时刻、危急时刻帮人一阵子,可以赢得他人一辈子,这是一种人性的征服,一种善良的赢取,一种不需要更多语言说教的谋人。造善为本,慈悲为怀;救人水火,超凡越圣。危难之处相助换来的可能是泉涌之水报滴水之恩,是员工一辈子的感恩戴德。
Tag:交流材料,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常用公文 - 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