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化”补贴入户。围绕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选择科技含量高的物化技术(如优良品种、优质化肥、病虫防治用药等),对示范户进行“物化技术”补贴, 促进示范户优先采用优质、高产、高效、节约的新品种、新技术。
5、手册入户。统一组织印发《科技示范户手册》和《技术指导员手册》,免费发放给示范户和技术指导员。示范户在技术指导员指导下做好技术指导和生产经营情况等相关记录。
(四)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体系
对科技入户工程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对工程实施中的有关信息, 除保密需要外,均向社会公开。定期编制小麦科技入户工作简报,及时报道本市小麦科技入户工作的相关情况。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9月下旬):召开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和技术两大体系,组建技术指导员队伍,选定科技示范户(包括公示、审批等); 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方案;建立各种档案和各项工作制度、考核办法等。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2月):开展冬小麦播种和冬季管理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员围绕品种选定、秸杆还田、配方施肥、病虫草防治等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到田入户指导。
第三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开展冬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和后茬作物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围绕节水灌溉、氮肥后移、病虫防治、夏秋一体化管理等技术到田入户指导。
第四阶段(20xx年6月):结合成熟收获时测产,进行技术指导数据资料收集与整理。
第五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开展小麦后茬作物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进行实施绩效评估,总结典型经验。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履行技术指导与服务职责。市专家组成员要深入到各乡镇、 村巡回宣讲小麦生产发展宏观形势,开展小麦技术指导,关键农时到乡镇进行培训指导4次以上,并调研本市全部示范户,客观对全市小麦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进行业绩评价。
(二)加强信息沟通。在秋播、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和后期收获等关键农时结束后,技术指导员要及时向小麦首席专家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撰写工作总结材料。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效果、存在的问题、典型事例、对策建议等,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附加相关技术文件、照片或录像。
(三)加强监督检查。技术指导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示范户的调研,了解示范户的需求,研究解决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中的技术问题。配合农业部门做好小麦科技入户工程的验收工作。在关键农时季节,在搞好培训的同时,配合市农业局不定期对技术指导员的培训指导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其搞好培训指导服务。检查中,按照“六查六看”的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一查队伍建设情况,看技术指导员是否合格、到位;二查科技示范户建设情况,看示范户及其辐射农户是否落实;三查物化补贴情况,看补贴是否真正落实到户到人;四查入户指导情况,看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绩效;五查实施效果,看示范户“三个能力”(即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程度;六查工作档案情况,看有关工作资料是否收集齐全。切实把我市的小麦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保障我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市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张俊立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农业局局长马同刚同志、市农机办主任马清波同志、市政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苏书申同志担任,成员由有关业务单位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全市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局副局长李文奎同志担任,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强化监管,确保服务到位。一是由农业科技入户专家组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二是由示范户根据《科技示范户手册》对项目实施者的指导、培训等工作内容适时进行记录和评价;三是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检查的方式对技术服务质量进行督查。
Tag:工作方案,接待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格式,常用公文 - 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