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说出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3、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二、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三、学习难点:
学生有“错过”的经历,但缺乏对“错过”的深刻体验。
四、教学设想:
1、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能正确而流利地朗读课文。
(2)收集整理作者刘心武的相关资料(生平及作品)
2、教学过程设想:
自评: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教学中,要结合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指导学生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本文语言鲜明、生动、含蓄,富有哲理性,运用“示例法”,安排学生合作探讨语言的深层含义及语句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学法设想:
熟读课文,从感情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人生中“错过”的认识。
学习方法上,采取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自由讨论、
4、课时安排:一课时。
5、教具准备:多媒体
6、教学过程:
第一、导入:
1、创设情境:ppt1
动人的诗歌回响在大地,
我错过了聆听。
美丽的风景呈现在眼前,
我错过了欣赏。
匆匆的时间溜过身边,
我错过了把握。
水月的痕迹已渐显模糊
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自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体验、感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堂学习情境中来,本环节就是使学生进入回忆错过的情境中,为文本的学习铺路搭桥,也为后面的拓展学习——练笔服务。
2、真情告白 ppt2
回顾往昔的岁月,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你人生最难忘的“错过”,以及当时你对这次错过有怎样的体验?
通过回忆“错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有了对错过的体验,这样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进入课文学习,为下文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做铺垫。
过渡语: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千万不要让错过变成过错。
出示课题
自评: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错过”与“过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于是我及时抓住这一资源进行生成“千万不要让错过变成过错”,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下文学生辩证的对待错过作铺垫。
第二、走近作者——刘心武 ppt3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稍作补充。
3、联系旧知,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1)介绍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知识: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以议论;可以叙事。
(2)本文以议论为主,可作为文艺性政论文学习,文章的结构清晰。全文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
第三、解读错过 PPT4
(1)联系所学的议论文知识理清文章结构并列出提纲。
(2)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自己怎样的人生体验呢?请找出作者的人生体验。
组织学生演板、修改
自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艺性政论文,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通过列提纲的形式,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强化人人参与的意识,使语文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课堂。
阅读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也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列出文章提纲,并由小组自告奋勇地上黑板列提纲,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价值观得到了提升。也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合作学习。
(3)教师出示自己所列提纲 PPT5
文章结构 人生体验
提出问题 人生路上充满了错过
Tag:八年级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大全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