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影响深远,用"差之秩毫,失之千里"来描述决策的后果是非常贴切的。好的、正确的决策、会给国家、人民、单位带来莫大的效益,但坏的、不合实践的错误决策,可能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灾难。
领导决策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予测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择优原则、弹性原则、民主原则。领导在做决策时除了要熟知决策的特点和需遵循的原则外,还需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要能做到:1.
以身作则,决策者具有权威,才能使做出的决策得以贯彻执行,达到既定目标。而权威的建立,不是仅靠行政命令所能实现的,因为那样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收不到良好效果。权威应该建立在大家信服的基础上,要做到这一点,决策者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否则不能服人;2.
树立全局观念。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她所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目标,我们必须服从、维护、执行,否则牺牲大目标,实现小目标决不是代表全国广大人民利益的好的决策;3.
承担责任和风险。当决策工作过程中发生困难或失误时,决策者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使人信服,领导者也才能开拓创新,开拓新的工作局面;4.
在实践中学习。做一项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涉及许多方面和领域,因此,领导决策者在实践中要切实做到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艺术;5.
把握机遇。决策往往涉及今后较长时期。因此,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不但要考虑目前的情况,还要予计今后的变化和发展。另外决策涉及多种因素,有的互相冲突和矛盾,有的真伪难辨,有些具有强烈的时间性,这就要求决策者当机会出现时当机立断;6.
认真学习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提高决策水平。现行决策方法很多,理论很成熟,领导决策者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学会使用适应自己工作的决策方法,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正确决策的途径。
四、健全的决策机制能使决策更加可行、正确
正确、可行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使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而且取决于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要想做出好的决策,首先要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请他提建议,谈想法,然后领导者分析、研究,做出决策,这中间领导决策者一定要把握民主、集中的程度,一味民主无法集中,强调集中忽略民主都不是好的决策机制。
五、1998年长江防洪中正确的重大决策
1998年汛期,长江出现了全流域型局部大洪水。当时中下游沿江水位全面超警戒水位,不少控制站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城陵矶已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此时宜昌来量仍超过50000m3/s,予计沙市水位将超过控制水位(45.00m)防洪形势十分严峻。按长江洪水调度方案应适时运用荆江分洪区蓄洪水,以保证荆江大堤防洪安全。根据当时的降雨情况,予报沙市站最高水位45.29m,(堤顶高程47
m,且荆江大堤未出现重大险情)计算的超额洪水量为2.8亿m3,而荆江分洪区的面积为960平方公里,蓄洪量为54
m3。一旦分洪将造成近100亿元的损失,若不分洪,荆江大堤或荆南大堤决口损失将达数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更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面临的决策问题是:分洪或不分洪。
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听取水利专家的意见,密切注视工情、汛情发展,并先期转移分洪区群众,重要财产,做好了可能分洪的各种准备,以免特别情况发生时,造成被动。最后采用渐近决策的方法,决策不分洪。做到了,既不分洪,又保正了荆江大堤安全,避免了区内数十亿元的财产损失和大量群众将长时间无家可归,经济发展长期受损,可能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局面。
由此可见,重大决策关系到宏观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长江防汛,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级领导常常要做重大决策,为使决策科学、可靠,就要求我们从事长江防汛日常工作的同志,平时兢兢业业地做好基础工作,了解地方的需求,掌握堤防、水库、分蓄洪区工程状况,熟悉洪水特点,做出切实可行的各种调度方案,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机关处级干部任职培训学习体会》
Tag:办公厅室,领导讲话稿范文,领导讲话稿模板,领导讲话稿 - 办公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