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季兰和陆羽是心灵相通的密友、知己、情人,像季兰这样的女子,和他交往的男性不再少数,有的为她的色,有的为她的才,有的两者兼而有之,而她和陆羽该是两情相悦,心心相吸吧。一个道士经常游走在男人的世界里,能得到一人的真心,季兰该珍惜才是,可她偏偏不知好歹,又移情别恋起来。这个男人就是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
《唐才子传》记载,皎然,“俗姓谢,宋灵运之十世孙也。初入道,肄业杼山,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可见,他和陆羽相交深厚。皎然善写文章,常到龙盖寺找陆羽谈诗,有段时间却总找不到陆羽,于是写下了《寻陆羽不遇》一诗:
移家虽带郭,野经入桑麻;
迁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陆羽每天早出晚归,到山中去与季兰幽会。究竟到山中去作什么呢?经皎然的一再盘问,陆羽才道出是往玉真观探访李季兰去了。从陆羽的口中,皎然得知季兰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所以,出于猎奇心里,她也想见见季兰。后经陆羽介绍,皎然也成了李季兰的诗友,常常是三人围坐,相互诗词酬答。
可季兰毕竟是个多情的女子,在和皎然多次的交往中,她被他出色的诗才,淡然的心境,深深吸引,于是常以目传情,暗送秋波,皎然却是修炼成性、心如止水、不为女色所动的僧人,他就像《西游记》中意志坚定的唐僧,抵制了美色的诱惑,保持了一份干净的节操,这更让季兰敬佩不已。面对季兰的挑逗,皎然曾写下一首《答李季兰》诗表达自己的心意: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对皎然的沉定之性,李季兰慨叹:“禅心已如沾泥絮,不随东风任意飞。”因而对皎然愈加尊敬,两人仍然是好朋友。读到这首诗时,我也不禁为皎然这样的僧人竖起了大拇指。面对送到手的美色而不上钩,真是个极品男人!
季兰啊季兰,你千不该万不该,见一个爱一个,天下有才有德的好男人多的是,哪能一见就生情呢?这不成了滥情了吗?不是说,好女不嫁二男吗?不是有些女人,为了心爱的男人守身如玉吗?而你呢?你是否懂得,谁游戏了感情,谁就要受到感情的惩罚!
所以,季兰的心灵注定是寂寞的。
据说,季兰和唐代有名的诗人刘长卿也有交往。史料上留下的是他们之间的“黄段子”:季兰经常和一些文人名士在乌程开元寺聚会,吟诗作赋。有一次,刘长卿也在场,他知道刘长卿患有阴重之疾,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疝气,于是,他引用陶渊明一首《饮酒诗》中的一句“山气日夕佳(“山气”同“疝气”谐音)。”刘长卿听后应声说:“众鸟欣有託。”在坐的都大笑不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季兰是个肆无忌惮、非常放荡的女子。
虽然说唐代是个非常开放的时代,但是季兰在大众面前,竟然开着那样的荤段子,使千年之后的我实在不能接受。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沉静内敛、不夸饰不张扬的女子。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我们女性应有的自尊、自重、自爱等传统美德,都是不能丢的。
季兰的多情没有错,但她的爱给了那么多的男人,这样的女人怎能得到男人的心呢?再加上她身为道士的特殊身份,孤守一生是必然的。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又是多么的渴望获得一份真情真爱,像一个正常的女人一样,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男人和孩子,但她却不能够。当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情感的风雨后,她对这份真情真爱就更加的渴慕。
她流传下来的诗篇中,写寂寞相思最为深刻感人,那是她情的凝结,那是她心的诉说。
她的一首七律《感头》诗,书写了她独居观中的寂寞相思之情:
朝云暮雨两相随,去雁来人有归期;
玉枕只知常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仰看明月翻含情,俯盼流波欲寄词;
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爱情散文,精美爱情散文,爱情散文集,散文精选 - 爱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