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教育系统广大老同志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教育资源,应当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建立关工委组织,是党和国家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视发挥老同志特殊作用的重要举措。教育系统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贡献,是“老有所为”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党和人民最希望也最需要老同志发挥作用的地方。通过这些工作,老同志也可加强对现实工作的了解,得到学习提高,与时俱进,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因此,发动组织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既是向青少年传承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需要。
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北京市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和行政领导,要切实重视和支持关工委的工作,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工作中发挥作用,作出新贡献。
二、抓紧建立与健全关工委组织和机构,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机构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健全的组织和机构是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会后,各区县教育系统、各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要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恢复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抓紧把关工委的组织和机构建立和健全起来。凡尚未建立关工委组织和机构的,各级党委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党委的领导下,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协助党委认真筹划,积极督促,力争在7月底完成机构和组织的组建工作;已建立关工委组织和机构的,党委也要按照有关要求帮助他们完善组织、健全机构,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切实把工作开展起来。
关工委是一个群众性的工作机构,要依托和挂靠在老干部工作部门,可由老干部处的一位处长兼任关工委的工作。各区县教育部门和规模较大的高校,目前老干部工作的负担已相当繁重,建议这些单位专为关工委工作拨出适当的编制以分担关工委工作。在普教系统和部分高校,也可以对关工委和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相互交叉,协调配合开展工作。
三、加强关工委组织的自身建设
关工委组织的自身建设,首要的工作是要花力气抓好队伍,特别是骨干队伍的学习。当前,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有关文件,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十六大的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学习开展工作必需的知识和工作手段。同时,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关工委工作的文件,明确关工委的方针任务、工作内容和活动形式。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掌握新知识,取得工作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提高工作质量和实效。
关工委组织自身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抓好作风建设。关工委要继续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保持与青少年和老同志群体的密切联系,了解青少年,了解老同志,这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保证。老同志退下来后要转换好角色,既要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又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关工委工作,树立关工委群体的好作风、好形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防止因循守旧,不断开创关工委工作的新局面。关工委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本着“实事求是,发挥所长,自愿参与,无私奉献”的原则开展工作,防止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的做法,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四、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政领导 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为加强对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决定各有一位领导同志分管关工委工作,兼任关工委常务副会长,并将关工委工作纳入两委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计划,对关工委的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办公用房、办公设备等必需的条件给以支持保障。我们希望教育系统各级党政领导,切实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现职领导要有人分管关工委工作并兼任关工委领导职务;要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序列和工作计划中,安排在议事日程上,定期听取汇报,研究指导工作;要责成有关党政部门支持关工委开展工作,把所需的人、财、物等纳入本单位和学校的保障体系中;要指导关工委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规章、制度,还要创造条件使关工委了解中心工作,发给他们有关的文件简报和学习材料,以便配合中心开展工作。总之要使关工委工作确实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整体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离退休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与党同心同德,在培养教育下一代,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