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普法载体方面,一是创建了“中国**普法网”,重点宣传我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展示普法依法治理成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每天的点击率都在3万次以上(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同志曾视察“中国**普法网”,对网站给予高度评价)。二是创办了内部刊物《法治之路》,设有工作指导、法治**、领导干部论坛等22个栏目,目前已发行51期,在指导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在新闻媒体开辟了《天天说法》、《法治在线》、《律师热线》等栏目,共刊、播1400余期,扩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四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个机关、10个企业、10个学校、10个社区、10个村等50个典型经验材料编印成书,发至机关、企业、村、学校等各个层面,用以指导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五是印制了《宪法修正案》、《人民调解组织条例》、《法律援助条例》宣传挂图,发到全市各社区、村及部分中小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发了10余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普法的重点对象和依法治理的基本方面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依法普法。
1.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全面开展四个层面的法制教育
一是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全市建立了党委(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各级党校、干校、行政学院都把法制教育纳入各类培训班的必修课程。市委理论中心组连续三年在正月初八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市人大常委会在任命政府组成人员之前,都要进行严格规范的法律知识考试,未参加考试及未通过者不予任命。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法制讲座近20次,连续三年进行了有万余名领导干部参加的法律知识考试。
二是加强了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共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培训班400余期,提高了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全市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所有公务员全部实行持证上岗,未通过法律知识考试的,不颁发上岗证,不许从事执法活动。
三是加强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做到了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并构建起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新机制。各区、县(市)创建青少年德育法制教育基地近30个,并从政法机关选派近千名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干部到中小学任法制校长。
四是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全市各有关部门认真宣传贯彻《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各类企业认真学习企业重组、股份制改造及振兴**老工业基地等方面的相关法律知识,黎明公司、沈飞公司、**造币厂还针对企业特点,重点学习了《保密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2.着眼于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广泛开展了“送法下乡”和“法律进社区”活动。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以“送法下乡,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活动。在市区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比如,皇姑区开展了“法律建家”活动;沈河区建立了区政府、街道、社区三级法律服务网络;和平区实行“法律服务干事制”,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得到司法部的肯定。
3.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集中开展了WTO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在防治“非典”期间,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市、区(县)市、乡镇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和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村委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工会法》、《土地法》、《档案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的颁布日,联合开展专业法律知识的宣传(《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全市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讲座、培训、知识竞赛等活动)。根据工作需要,市里还组织二十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话上访、话集资、话城管等10个“以案说法”专题宣传活动。
4.围绕社会稳定,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全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从20**年11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依法逐级有序上访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工作秩序。二是从20**年12月起,针对三方面人员定期在和平广场非法聚集的问题,组织开展了20余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最终取缔三方面人员在和平广场聚集作出了贡献。三是从20**年6月中旬至7月底,组织开展了“抵制非法集资、防范投资风险”专项法制宣传活动,编印了10万册《抵制非法集资,防范投资风险资料汇编》,印制了120余万份《**市人民政府关于抵制非法集资和防范投资风险的通告》,在全市主要的商业街、广场、农村集贸市场和所有的社区、村开展专项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