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第一年,是推进市委、市政府“四五五”发展战略和“八大工程”重要之年,也是加快落实镇党委、政府“4321”工作举措和“稳粮扩蔬攻畜牧,强基建城抓劳务”的发展思路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继续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转变职能,务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推进黄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着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
围绕打造“无公害农畜产品核心镇”目标,继续依托天予药业集团,发展订单药材,力争在长虹村发展木瓜100亩;与企业联姻,采取“四包”服务,在全镇范围内实施落实100-200户旧院黑鸡示范户建设,户平养殖达到100只以上,示范带动全镇发展,确保全年出栏商品黑鸡4万只;同时抓好山羊、肉牛、育肥生猪以及外三元母猪的发展,有效推进生猪质量工程;搞好协调服务,继续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的方式,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长虹村、吴家沟村建立耳菇和蔬菜示范带,大力推进袋栽耳菇及蔬菜生产,使之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时抓好农业生产以及病虫害防治,确保来年粮食增收。
二、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三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长虹村、冉家坝村示范村的巩固提高和马家沟村示范村建设,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宣传发动,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的靓点。以沼气能源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改造民居环境条件,做到规划先行,帮扶到位,主体明确,投入落实,形象提升,产业发展。
三、着力夯实基础设施
改善提高全镇基础设施条件,仍是全镇的首要任务。道路建设上:201*年全力配合实施黄长(石)路改造和黄石(人)路硬化,争取黄(中坪)路纳入计划并启动实施。采取 “一事一议”办法完成向家河村、长虹村9.3公里村道路硬化,新建向家河村2个社和长虹村5社社道路6.8公里,逐步形成通畅的交通小循环格局。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综合开发建设上:我们要积极支持,组建得力队伍,尊重民意,发动民力,集中民智,筹集民资,全力改善我镇出境交通瓶颈制约条件和核心村、辐射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人畜饮水上:积极配合市水利局,协调相关村社,全力解决场镇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全力解决长虹村500户人畜饮水难问题。通讯上:完成移动机站搬迁和马家山大灵通机站新建,实现网络覆盖90%以上,电视上:扩大光纤电视覆盖网络,力争用户达到800户以上;农网改造上:争取上级扶持,力争解决马家山、老屋沟、张家坪等4个社低压改造,逐渐解决安全用电问题。场镇建设上:以达州市级卫生场镇为动力,加强老街环境卫生管理,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国土、建设部门支持,营造条件,妥善解决土地遗留问题,推进商贸新区开发。
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1.抓好服务,加大宣传,继续做好新农合报帐工作,缓解农民看病贵问题;
2.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加大社抚费征收力度,落实避孕节育各项控制措施,落实奖励扶助和独子保健补助,稳定低生育水平;
3.普级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创建“市级科普示范镇”活动;
4.狠抓国土,林政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5.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净化校园内外环境;
6.认真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一如既往地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认真做好城镇、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五、着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惠民行动
继续深化“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活动,在亲民、惠民、富民、安民上下功夫,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户,把惠民行动体现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之中。
六、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落实安全稳定联席会议制度,每个社要每日对安全稳定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机关单位村每周要对辖区内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处理,镇上每个月要对全镇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排查处理,定期分析,研究整治安全隐患,调处不稳定因素的措施办法,继续深化“小纠纷不出社、大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镇”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群众和信访工作网络,充实群众和信访工作队伍,做深做细群众和信访工作,认真处理好群众的合理要求,切实关心和维护好群众的正当利益,确保无上访、无集访、无越级上访信访发生;认真做好债务疏导化解工作,争取得到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落实“一岗双责”,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洪、消防、森林防火预案,加强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易燃易爆物品、消防、建筑、用电、食品卫生、护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学校安全等专项排查、整治力度,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防汛期间一定要做好地质灾害点、防汛重点部位的监测等相关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xx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积极争创“无邪教乡镇”和“平安乡镇”。
Tag:单位工作总结,单位工作总结范文,单位驾驶员工作总结,报告总结计划 - 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