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政领导人才要提高五种修养
中共 委组织部
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组织部门这个“家”的作用和形象。因此,作为组工干部,必须注重从理论修养、思想修养、作风修养、志趣修养和品德修养等方面,着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一,要刻苦学习,打牢基础,切实加强理论修养。理论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也是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的基础。组工干部必须牢固树立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品质,一种人生追求。一个人学习掌握的知识越多,眼界就会越开阔,思想就会越充实,境界就会越高远。优秀组工干部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与平时的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首先要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全面深刻理解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其次要解决好怎样学才能有成效的问题。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注意把握五点:一是要挤时间学习,特别是要利用好业余时间;二是要刻苦钻研;三是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四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五是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
第二,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加强思想修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50多年的建设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对于组工干部来说,加强思想修养,重点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要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三,要牢记宗旨,服务群众,切实加强作风修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是对各级干部思想、作风的根本要求。邓小平同志强调,干部不只是有了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把“三走进、三服务”、“四培养”工程等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并深化下去。这些系列活动是“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机制的有效载体,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举措,是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因此,要积极工作,身体力行,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做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
第四,要淡泊名利,积极进取,切实加强志趣修养。对于组工干部来说,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考验。组工干部一定要筑牢两道防线,一是法纪防线,二是思想道德防线。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因此,组工干部一定要破除“官本位”的陈旧观念和特权思想,在个人名利面前要有“淡泊心”。为人处世,常留一份宁静给自己;为官从政,多存一点淡泊在心底,每个组工干部要经常想一想,参加工作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就能一身正气,堂堂正正,就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就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第五,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切实加强品德修养。作为组工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诱,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记“两个务必”,特别是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经常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缺点和弱点,并不断加以改正,以保证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品德修养渗透到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使自己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接受高尚品德的洗礼。
组工干部要做到“六要六不”。即“身要正、脑要勤,胸要宽、心要细,腿要长,手要短;头不昏,鼻不高,腰不弯,耳不聋,眼不花,嘴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