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学习网教案大全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国标本12册全册教案» 正文

小学语文国标本12册全册教案

[03-25 04:04:23]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小学语文教案   阅读:6118
概要: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
小学语文国标本12册全册教案,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http://www.xuexue6.com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浏览时间人物、景点。) (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4月14日,我去游览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5、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1)默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再体会一 下作者看到这些学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老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4)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
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总结第二段段意; 从金华过罗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其实呀,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那么,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 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A、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下面,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讨论,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欢的?   
B、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找出相关词句,说出思维过程,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Tag: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教案大全 - 小学语文教案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