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鲁镇时,虽可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鲁镇时,这种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而第三处则更显示了不仅青春活力不再,甚至连生命力都已失去。
(三)、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六、布置作业:
通读《祝福》的基础上,稍微指导一下“分析报告”的一般写作要求,让学生写作《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亡?自杀?他杀?)
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陈述理由。讨论: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亡?自杀?他杀?
二、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
三、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