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汇报
任城区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
下面,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主任会议汇报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摆上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发展,保持了社会稳定。20**年全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6557人,实现总收入11亿元,人均劳务收入66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以上。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五大产业链之一,重点进行安排部署。一是成立了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劳动保障局、教育局、人事局、农业局、工商局、经贸局、工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局,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二是签订责任书。年初,区政府针对各镇(办)的实际情况分别下达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目标任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考核办法,并在年终考核评比中设立劳务经济单项奖;三是强化调度考核。实行每月调度情况,每季督导通报,年底组织综合考核。四是全面启动镇办劳动保障所职能。在全区11个镇办成立了劳动保障所,投资配备了微机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并发挥他们在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使其担负对本行政区内社会劳动力的登记建档,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和外出务工回乡人员资料库,提供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组织引导转移工作地有效开展。
(二)强化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五年规划》,迅速提高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区政府成立了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教育、农业、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并将任城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设在任城职业中专。整个职业技能培训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范围内,就低收取培训费用。为减轻政府压力,我们还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并为办学者提供一切方便。目前全区已有6所民办技校,年培训能力达到8000余人。预计到20**年,全区培训4万人(每年培训1万人),其中具备务工基本技能的2万人。同时,我们通过大力争取省市技能扶贫政策,每年安排80—90名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青年接受免费培训,并在毕业后安排到各岗位工作。
(三)发展经济,就近就地转移。近年来,区政府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杠杆,大力发展建筑业、运输业和商贸流通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产业。这些私营企业一般技术起点低、投资少、易于创办并且经营形式灵活,就业门槛低,对低文化技术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限制比较少,又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有明显优势。截至目前,全区3000家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其中吸纳当地农民123466人,占全区总劳动力的36%,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