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学习网教案大全七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简单教案» 正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简单教案

[03-12 13:39:23]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七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6759
概要:但 ( ) ( )往事 ( ) ( )过 ( ) ( )5)解释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6)翻译句子。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 理读课文,理清两层内容。1.请同学们思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层次,并从不同角度对内容加以概括。2.学生读课文,然后自由发言。3.小结,明确:可以从不同角度理清本文思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简单教案,标签: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http://www.xuexue6.com
但 ( ) ( )
往事 ( ) ( )
过 ( ) ( )
5)解释成语。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6)翻译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言多务,孰若孤?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 理读课文,理清两层内容。
1.请同学们思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层次,并从不同角度对内容加以概括。
2.学生读课文,然后自由发言。
3.小结,明确:可以从不同角度理清本文思路,如:
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2)本文以“劝学”为线索,先写“劝学”的起因,后写“劝学”的结果。
3)本文用对话组材,先写孙权与吕蒙的对话,后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四)演读课文,分析三个人物。
1.演读课文。
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样表演呢?
2.分析人物。
通过朗诵、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明确:(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关系。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吕蒙、鲁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1. 概括形象。
结合人物的身份背景,分析一下人物形象。
孙权:关心下属,循循善诱。
孙权身为人主,对臣子寄予厚望,真诚关怀,可算是一位有学识、有远见、有胸怀的明君。
吕蒙:勤奋好学,自信。
吕蒙起初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总算能够从善如流,好学上进。取得成绩后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率真坦然,踌躇满志,无论是在君主还是在同僚兼上级的面前都十分坦然,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
鲁肃:慧眼识人。
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却能对吕蒙发出由衷的赞叹,并和他结友,可见鲁肃的敬才、爱才与爽朗豪放的气质、磊落坦荡的襟怀。
(五)悟读课文,总结四个问题。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明确: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明确: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明确: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4.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从自身出发谈感受,如:
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成长。
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一) 延伸拓展。
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后变得平庸无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教案大全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